39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六回孝子乱天常叛贼要速亡46(第1页)

却说石虎在返回途中,遇到燕兵追来。燕将叫慕容恪,是慕容廆的第四个儿子。慕容恪是慕容皝妾室高氏所生,高氏不受宠,慕容恪也不被喜爱。等到慕容恪十五岁时,容貌雄伟坚毅,谋略精细周详,慕容皝才把他视为奇童,传授他孙吴兵法,到这时他统领兵马追击石虎,部下不过两千骑兵,却打败了赵兵十多万人。赵兵原本就疲惫不堪,不能再战,不过也是因为慕容恪勇往直前,才能够大败石虎的兵马,斩杀俘获达到三万多人,夺回三十六座城,胜利而归。石虎狼狈地回到邺城,检查各军,全都残缺不全,只有游击将军石闵,他的军队完好无损。石闵本姓冉,世代居住在魏郡,石勒攻破魏地,掳获了石闵的父亲冉瞻,冉瞻年少有力,被石勒喜爱,于是命令在石虎身边,让他做石虎的养子,冉瞻于是改姓为石,历任左积射将军,封为西华侯,后来竟然战死。石虎怜悯冉瞻殉难,因此像对待孙子一样抚恤石闵,让他承袭父亲的封荫。石闵长大后,也很有勇有谋,得以担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到这时跟随石虎出征,回军时队伍整齐,一个人也不少。石虎极力称赞,奖赏有加。养虎遗患,真是冥冥之中的报应。又征召赵揽担任太史令,一方面造船屯粮,再次图谋攻打燕国。

当时段辽还在密云山,派使者到赵国,请求赵国发兵迎接,后来又反悔,又派使者到燕国,谢罪投降。燕王慕容皝亲自率领各路军队迎接段辽,段辽和慕容皝相见,讲述之前出使赵国的情况,说现在要帮助燕国抵抗赵国,计划歼灭赵军。慕容皝大喜过望,就派慕容恪带领精锐骑兵,在密云山埋伏,专门等待赵军到来。赵主石虎,哪里知道段辽变心,竟然派遣征东将军麻秋,率领三万兵马,去迎接段辽。临行时当面嘱咐麻秋说:“接受投降如同面对敌人,不可轻视疏忽啊。”毕竟有些智谋,可惜已经中了别人的计策。又命令尚书左丞阳裕担任军司马,让他做向导。阳裕原本是段氏的旧臣,上次赵军进入蓟地,战败投降了赵国。石虎因为他熟悉情况,所以让他协助麻秋,也是格外谨慎的意思。麻秋领兵前进,还认为石虎过分忧虑,只管纵马急行。将要到达三藏口,这是密云山进入山谷的要道,远远望去,只有幽深的树林和丛生的竹子,没有兵马往来,他就指挥军队进入山谷。才走了一半,突然听到胡哨声响起,深谷回荡,这才觉得毛骨悚然,胆战心惊。正在顾虑的时候,那慕容恪已经指挥伏兵,从两面杀来,麻秋慌忙退兵,怎奈山路崎岖,容易进去难以退出,一时情急失措,竟然导致自己的兵马相互踩踏,死伤很多。再加上燕兵大刀阔斧,当头乱砍,就算是铜头铁骨,也会被砍伤。何况是血肉之躯,怎能禁得住这番蛮横残暴?当时赵兵三万人,大约死了两万多人。只剩下几千残兵,保护麻秋逃回。麻秋的马已经受伤,他下马快跑,才得以幸免。阳裕已经被燕兵擒获。赵将单于亮失去马匹被包围,冲不出去,索性靠着石头危坐。燕兵呵斥他起来,单于亮厉声说道:“我是大赵的上将,怎肯屈服于小人?你们如果能杀我,尽管动手,否则让开路,让我回去。”燕兵见他相貌伟岸,声音雄壮,倒也不敢逼近,只是派人去报告慕容皝。慕容皝用马迎接单于亮,召来和他交谈,非常器重,于是授予他左常侍。单于亮见慕容皝厚礼相待,也就接受了任命。从前平州刺史崔毖向东逃走,妻子女儿落入燕庭。崔毖的事在前文有记载。慕容皝命令把崔毖的女儿嫁给单于亮,并且释放了阳裕,让他担任郎中令,于是带着段辽一起回去,像对待贵宾一样对待他。过了一年,段辽又谋划反叛,于是把段辽杀死,连同段辽的党羽几十人。又派遣长史刘翔,参军鞠运,到晋朝报捷,并请求册封,晋廷没有答应,只是听说赵国被燕国打败,也不禁跃跃欲试,提出北伐的议论。也想出头露脸,其实没有必要。

诸位看官知道是谁首先倡导这个提议?原来是征西将军庾亮。从他嘴里说出来,尤其不合适。咸康四年,成帝任命司徒王导为太傅,郗鉴为太尉,庾亮为司空。王导性格宽厚,委任的将领赵胤、贾宁等人,大多不守法纪,朝臣大多为此担忧。庾亮不服王导,怨恨很深,曾经给太尉郗鉴写信说:“君主年纪已经不小了,还不恭敬地归还政权,究竟是什么意思?何况身为师傅,豢养无赖之徒,更不合适。您和下官,都接受了先帝的遗命,朝廷有这样的大奸臣,不能铲除,日后到了地下,怎么对得起先帝?现在打算和您在同一天起事,清除君主身边的奸臣,您做内应,我做外援,不用担心不成功,希望您不要疑虑!”郗鉴看完信后,一笑了之,没有回复。有人探听到这件事,报告给王导,劝王导暗中防备。王导叹息说:“我和元规情谊深厚,应当没有二心,如果真像您说的那样,我就辞官回家,有什么可怕的呢?”话虽这样说,但因为庾亮在外地藩镇,却要来干预内政,心里终究难免不平。曾经遇到西风扬起尘土,举起扇子遮挡,慢慢地说:“元规的尘土弄脏了人。”晋朝的大臣大多矫情。晋廷的大臣,都因为王导德高望重,是皇帝的师傅,格外推崇,并且打算降低礼节相见。太常冯怀,和光禄勋颜含商量,颜含严肃地说:“王公虽然是傅相,终究是臣子,礼节没有偏向的尊敬,各位如果要降低礼节,可以请便。我年老了,不懂时务,只知道遵守古代的礼节。”等到冯怀离开,颜含告诉亲友说:“我听说攻打他国不询问仁人,冯祖思(冯怀的字)。想要谄媚别人,偏偏来问我,难道是我有不好的德行吗?”随即上奏表辞官,回到琅琊老家;又过了二十多年,在家中安然去世。表明他的高尚。

只有庾亮既反对王导,又想窃取名声获取荣誉,借着北伐的虚假声势,在国内外虚张声势。因此援引推举不避亲的古代义理,把两个弟弟写在推荐的文书上,一个是临川太守庾怿,说可以监督梁雍二州的军事,让他担任梁州刺史,镇守魏兴;一个是西阳太守庾翼,说可以担任南蛮校尉,让他担任南郡太守,镇守江陵。又请求授予征虏将军毛宝,监督扬州及江西诸军事,与豫州刺史樊峻,一同率领精锐骑兵一万人,出去戍守邾城。然后调集十万大军,分布在江淝一带,自己移镇石城,这不是江南的石头城,而是在淝水附近。规划收复中原,趁机讨伐赵国。表文上面,说得天花乱坠,俨然有运筹帷幄,决胜战场的样子。这叫做画饼充饥。成帝看到庾亮的表文,也不禁心动,就把表文颁布给大臣,让他们商议回复。太傅王导,是朝中的领袖,并且又得到成帝的诏令,升任丞相。这样的军国大事,当然要他首先裁决,王导看了表文,捋着胡须微笑说:“庾元规能做这件事,还有什么可说的,不妨请旨施行。”话里有不满意,其实是请君入瓮。太尉郗鉴接口说:“我看不行,现在军粮没有准备好,兵器还不完备,怎么能大规模行动?”这是忠厚人的口吻。此外百官,也大多赞成郗鉴的意见。太常蔡谟,更是发表了一篇大议论,作为议案,小子记录如下:

听说时运有好坏,道义有屈伸。残暴叛逆的贼寇,虽然最终会灭亡,但是当他们强盛的时候,都要屈服躲避,因此汉高祖在巴汉受屈,在平城忍辱。如果在鸿门争强,就会很快灭亡,所以萧何说:“百战百败,不死还等什么。”推究开始和结束,最终是为了实现大业,难道要和将要灭亡的贼寇,争夺快慢吗?正因为不在鸿门争斗,所以在垓下没人能和他争斗。文王在羑里受难,所以在牧野成功,勾践在会稽受屈,所以在强吴扬威。今天的事情,也是这样。贼寇苟延残喘的命运即将结束,但他们像豺狼一样的力量还很强,为我们国家考虑,不如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时机是否合适,取决于胡人的强弱,胡人的强弱,取决于石虎的能力。自从石勒起事,石虎常常是他的得力助手,百战百胜,于是平定中原,所占的土地,和曹魏时期相同,等到石勒去世的时候,将相想要诛杀石虎,石虎却在众人的意外之中崛起,杀死嗣主,诛杀宠臣,内部的危难平定,千里远征,一次就攻克金墉,再次就擒获石生、诛杀石聪,就像捡东西,夺取郭权,就像抖落枯叶,回到根本,内外平定,四方镇守,没有失去一寸土地。由此看来,石虎有能力吗,还是没有能力?假如让没有能力的人去做,能成功吗,还是不能成功?贼寇之前攻打襄阳没有攻克,确实有这事,但是不相信百战的成效,而只依据一次进攻的结果,就比如射箭的人百发中只有一发没中,就能说他笨拙吗?而且没有攻克襄阳,不是石虎亲自到,而是石遇的边军。桓平北(桓宣为平北将军,前文有记载)。是守边的将领,石遇攻打襄阳,争夺的是边境的土地,有利就进攻,不利就撤退,不是很紧急的。现在征西将军(庾亮)。凭借重镇名贤,亲自率领大军,想要席卷河南,石虎必定亲自率领全国的兵马,来一决胜负,怎么能拿襄阳来相比呢?现在征西将军想要和他作战,比得上石生吗?如果想要守城,比得上金墉吗?想要阻挡淝水,比得上长江吗?想要抗拒石虎,比得上苏峻吗?所有这些,应该仔细比较。石生是猛将带着关中的精兵,征西将军作战,大概不能取胜。金墉坚固险要,刘曜十万兵马都不能攻克,现在征西将军防守,大概不能取胜。又在那个时候洛阳、关中,都起兵攻打石虎,现在这三个地方,反而被他所用,和以前相比,有加倍的形势。石生不能抵挡他的一半,而征西将军想要抵挡他的加倍,这是我所疑惑的。苏峻的强大,比不上石虎,淝水的险要,比不上长江,长江不能抵御苏峻,却想用淝水抵御石虎,这又是我所疑惑的。从前祖士稚在谯,在城北种田,担心贼寇来攻打,预先设置军屯来抵御外面。谷物将要成熟,贼寇果然来了,壮丁在外面作战,老弱在里面收获,大多拿着火炬,紧急的时候就烧谷物逃走,这样过了几年,最终没有得到好处。那时贼寇只占据淝北,和现在相比,只有四分之一。祖士稚不能抵御他的四分之一,而征西将军想要抵御他的四倍,这又是我所疑惑的。有人说贼寇如果来得多,就一定没有粮食。但是运粮的困难,没有超过崤函的,而石虎首先涉足这个险地,深入敌国,平定关中然后返回。现在到襄阳,路途没有险要。又在他自己国内行动,自己供给,和以前相比,难易程度相差百倍,以前已经非常困难,却说现在不能克服容易的,这又是我所疑惑的。然而这里所讨论的,只是说征西将军到达之后的情况,还没有讨论路上的敌人。从淝水以西,水流湍急岸边高耸,像鱼一样依次逆流而上,从头到尾有一百里,如果贼寇没有宋襄公的道义,趁我们没有列阵就攻击,将会怎么样?现在王师和贼寇,水陆形势不同,习惯也不同,贼寇如果来送死,即使开阔江面迎敌,以一当千,还是能轻松取胜,应该引诱他们来,以确保万无一失。如果放弃江面远远前进,用我们的短处,攻击他们的长处,恐怕不是朝廷取胜的计策。我的意见就是这样,请求您明察?这篇大文章,展示给众人,没有人敢反驳他,就是呈给皇帝阅览,成帝也一目了然,料想北伐是一件困难的事,于是诏令庾亮停止北伐,不必移镇。

正赶上太尉郗鉴生病,上奏疏请求退位,奏疏中说:我病得很重,以至于病情沉重,自己估量力气,不能再起身,有生有死,是自然的规律。只是我愧居高位却才能不足,未曾有所报答,对上有愧于先帝,对下有愧于日月,伏在枕头上哀叹,抱恨于黄泉。我如今身体虚弱,生命危在旦夕,因此把府中的事务交给长史刘遐,请求辞官归乡,只希望陛下有高山大海般的度量,弘扬宏大的谋略,任用贤能之人,做事从简,使安康之歌,在如今重新兴起,那么我即使死了,也如同活着一样。我所统领的人员复杂,大多是北方人,有的被迫迁徙,有的是新归附的,百姓怀念故土,都有回归本土的心思。我宣扬国家的恩德,表明好恶,给他们分配田地住宅,才逐渐得以稍微安定。听说我病重,众人心情惊恐,如果向北渡过长江,必定会引发敌寇的心思。太常蔡谟,公平简约正直,向来是众望所归,可以担任都督徐州刺史,我亡兄的儿子晋陵内史郗迈,谦虚仁爱养士,很受流亡之人的尊崇,又是我家族的子弟,能够胜任兖州刺史,国家的事情,知道的没有不去做的,因此冒昧希望能像祁奚那样举荐人才。祁奚是春秋时晋国人。急切呈上让您知晓。这道奏疏呈上后,没过几天,郗鉴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一岁。郗鉴是高平金乡人,忠诚正直清正,能识大体,去世后被赐予谥号“文成”,朝廷的赠恤,都如同温峤的旧例。并且依照郗鉴的遗疏,调任蔡谟为徐州刺史,都督徐兖二州军事,当即授予郗迈为兖州刺史。恰巧丞相王导,和郗鉴同时生病,在郗鉴之前去世,成帝特别哀悼,特地派遣大鸿胪监护丧事,赠送丧礼的仪式,仿照汉代的博陆侯霍光,以及晋朝的安平献王司马孚,赐予谥号“文献”。王导去世时六十四岁,当时被称为中兴第一名臣。各位看官阅读过前文,应当知道王导一生的事迹,究竟是优是劣,请看官自己下判断,小子就不再详细叙述了。意思在言语之中。并且随着郗鉴顺便叙述,表明王导不如郗鉴,有优点不掩盖缺点的意思。

成帝征召庾亮担任丞相,庾亮又上表坚决推辞,于是晋升丹阳尹何充为护军将军,庾亮的弟弟会稽内史庾冰为中书监,兼任扬州刺史,何充一同参与记录尚书事。庾冰处理政务,日夜不停,礼待朝中贤臣,提拔后进之人,朝野一致归心,号称贤相。胜过他的兄长。只有庾亮还想要北伐,又想再次上表坚决请求,恰好接到邾城失守的警报消息,才不敢再提北伐两个字。邾城孤悬在长江以北,内部没有依靠,外部连接众多夷族,真是非常孤危。从前陶侃在世的时候,镇守武昌,属官多次劝陶侃分兵戍守邾城,陶侃就召集将领,渡过江指着那里说:“这座城是江北的要冲,差不多是虎口中的食物,我们国家现在的势力,只能保守江南,依靠长江作为壕沟,阻挡敌军,若出去守卫这座城,必定会引得敌寇入侵,不仅没有益处,反而还有损失。我听说孙吴抵御魏国,曾经用三万兵守卫这座城,现在我们的兵力不过几万人,怎能分兵照顾?不如放弃成为空地,免得夷人产生想法,我们正好安稳地守卫江南,尚且不失为中策。”将领们因为陶侃说得有道理,当然无话可说,跟随陶侃渡江回镇。陶侃去世后,由庾亮接任,庾亮把邾城视为要地,认为可以借此进兵,于是派毛宝、樊峻,前往守卫邾城,见本回上文。果然被石虎得知,立即派遣大都督夔安,带领石鉴、石闵、李农、张貉、李菟等五位将领,分别率领五万人,进攻邾城。毛宝急忙向庾亮求救,庾亮反而像没事一样,不着急去救援,最终导致邾城沦陷。毛宝和樊峻突围逃走,被赵兵追击,都投江淹死。夔安又转而攻陷淝南,接连攻克江夏、义阳等郡,进兵围攻石城。还好竟陵太守李阳,发兵袭击,打败赵兵,斩首五千多级,才将赵兵击退。庾亮始终不敢渡江,只是上表谢罪,自愿贬降三等,暂代安西将军。有志于北伐的人,难道是这样吗?有诏令不议论此事,只有庾怿担任辅国将军,兼任豫州刺史,监督宣城、庐江、历阳、安丰四郡军事,镇守芜湖。庾亮自从邾城沦陷,忧虑感慨生病,不久就去世,享年五十二岁,追赠太尉,谥号“文康”,晋升护军将军何充为中书令,命令南郡太守庾翼担任安西将军,兼任荆州刺史,都督江、荆、司、雍、梁、益六州诸军事,代替庾亮镇守武昌。

庾翼年纪刚到壮年,就担任重任,当时的人担心他不能胜任,他却竭尽心力,勤劳谦虚不懈怠,军政严明,谋略深远,从此公私充实,舆论安定。只是庾翼志向大、言论大,喜欢谈论兵事,既想灭掉赵国,又想平定蜀地,仍然不改他哥哥的习气。因而与燕国、凉州通使,打算和好,依靠他们作为外援。那赵主石虎,却也雄心勃勃想要施展,送信给西蜀,意在吞并江南,愿意与蜀主平分。蜀原本称为成,这时已经改号为汉,就是主子李期,也已经被弑杀,被大将军李寿篡夺了。李期的事见四十四回。李期在位后,骄横暴虐日益严重,滥杀无辜,没收财物妇女,充入后宫,朝廷内外动荡不安,人们都侧目而视。镇南大将军李霸,镇北大将军李保,都是李雄的儿子,相继暴亡,朝臣都说被李期毒死。李期的侄子尚书仆射李戴,向来有才华名声,李期又诬陷他谋反,逼迫他自尽。大将军汉王李寿,原本被李期忌恨,幸而没有死,在外镇守涪城。也见前文。每当入朝,总是假造边境的文书,借口紧急情况。恰好有巴西处士龚壮,拜见李寿,为李寿出谋划策,劝他袭击成都。各位看官知道是什么原因?原来龚壮的父亲和叔父,之前被李特所杀,龚壮早想报仇,苦于没有机会,多年来悲痛不已,服丧期满也没有除去丧服,远近都称他为孝子。李寿也听说龚壮的名声,以礼征召他但他不来,等到李寿和李期有嫌隙,被龚壮知道。于是打算借李寿来泄恨,秘密加以游说。李寿竟然相信龚壮的话,于是与属吏罗恒、解思明谋划攻打成都。李期也防备李寿叛变,多次派遣中常侍许涪窥探李寿,侦察动静。又毒死李寿的养弟安北将军李攸。一面与建宁王李越,以及尚书令景骞、尚书田褒、姚华等人,共同商议袭击李寿,将要发兵,不料李寿已经先行动,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一万人,从涪城直接奔赴成都,让部将李奕作为先锋,长驱直入。李寿的儿子李势担任翊军校尉,留在成都,正是一个好内应。马上打开城门迎接,李奕先进城,李寿接着进城,就围住宫门,击鼓喧哗不停。李期来不及防备,着急得没办法,只得派人出去慰问李寿的军队。李寿上奏说建宁王李越,与景骞、田褒、姚华,以及李遐、李西,全都心怀奸诈扰乱朝政,应当处以死刑。李期还没有回复,已经由李寿指挥士兵,收捕李越等人,抓到就诛杀。士兵趁机四处抢掠,几天后才平定。李寿就假称奉任太后的命令,废李期为邛都县公,幽禁在别的房间,追谥戾太子李班为哀皇帝。于是大会将领属官,仔细商量后事。

罗恒、解思明、李奕,劝李寿自称镇西将军、益州牧、成都王,向晋朝称臣,拘捕邛都公,送往建康。只有李寿的妹夫任调,与侍中李艳、司马蔡兴等人,请求李寿称帝,不应当向江东屈膝。李寿就命令占卜的人占卜吉凶,占卜的人看到卦象,说可以做几年天子。任调跳起来说:“一天做皇帝,已经足够威风。何况多达几年呢。”怪不得古今的盗贼,都想自己做皇帝。解思明反驳说:“做几年天子,怎么比得上做百世诸侯?”李寿微笑着说:“早上听到道理,晚上死也可以。任卿的话原本是上策啊。”所期望的就在这里。于是李寿僭越称帝,改国号为汉,纪元为汉兴,追尊父亲李骧为献皇帝,母亲昝氏为皇太后,立妻子阎氏为皇后,世子李势为皇太子,任命旧吏董皎为相国,罗恒为尚书令,解思明为广汉太守,任调为征北将军,兼任梁州刺史,李奕为西夷校尉,侄子李权为宁州刺史,所有公卿守令,一律更换,旧臣近亲,全部排斥,特地用安车乘马,征召龚壮为太师,龚壮独不接受,于是听任他戴着白色头巾穿着素服,像对待宾客老师一样对待他。平庸中的佼佼者。邛都公李期,被幽禁二十多天,感慨地叹息说:“天下的君主降为小县公,生不如死。”说着,就解下腰带自缢,年仅二十五岁,在位三年,李寿谥他为幽公。李期的妻子儿女被流放到边远地区。

却说石虎在返回途中,遇到燕兵追来。燕将叫慕容恪,是慕容廆的第四个儿子。慕容恪是慕容皝妾室高氏所生,高氏不受宠,慕容恪也不被喜爱。等到慕容恪十五岁时,容貌雄伟坚毅,谋略精细周详,慕容皝才把他视为奇童,传授他孙吴兵法,到这时他统领兵马追击石虎,部下不过两千骑兵,却打败了赵兵十多万人。赵兵原本就疲惫不堪,不能再战,不过也是因为慕容恪勇往直前,才能够大败石虎的兵马,斩杀俘获达到三万多人,夺回三十六座城,胜利而归。石虎狼狈地回到邺城,检查各军,全都残缺不全,只有游击将军石闵,他的军队完好无损。石闵本姓冉,世代居住在魏郡,石勒攻破魏地,掳获了石闵的父亲冉瞻,冉瞻年少有力,被石勒喜爱,于是命令在石虎身边,让他做石虎的养子,冉瞻于是改姓为石,历任左积射将军,封为西华侯,后来竟然战死。石虎怜悯冉瞻殉难,因此像对待孙子一样抚恤石闵,让他承袭父亲的封荫。石闵长大后,也很有勇有谋,得以担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到这时跟随石虎出征,回军时队伍整齐,一个人也不少。石虎极力称赞,奖赏有加。养虎遗患,真是冥冥之中的报应。又征召赵揽担任太史令,一方面造船屯粮,再次图谋攻打燕国。

当时段辽还在密云山,派使者到赵国,请求赵国发兵迎接,后来又反悔,又派使者到燕国,谢罪投降。燕王慕容皝亲自率领各路军队迎接段辽,段辽和慕容皝相见,讲述之前出使赵国的情况,说现在要帮助燕国抵抗赵国,计划歼灭赵军。慕容皝大喜过望,就派慕容恪带领精锐骑兵,在密云山埋伏,专门等待赵军到来。赵主石虎,哪里知道段辽变心,竟然派遣征东将军麻秋,率领三万兵马,去迎接段辽。临行时当面嘱咐麻秋说:“接受投降如同面对敌人,不可轻视疏忽啊。”毕竟有些智谋,可惜已经中了别人的计策。又命令尚书左丞阳裕担任军司马,让他做向导。阳裕原本是段氏的旧臣,上次赵军进入蓟地,战败投降了赵国。石虎因为他熟悉情况,所以让他协助麻秋,也是格外谨慎的意思。麻秋领兵前进,还认为石虎过分忧虑,只管纵马急行。将要到达三藏口,这是密云山进入山谷的要道,远远望去,只有幽深的树林和丛生的竹子,没有兵马往来,他就指挥军队进入山谷。才走了一半,突然听到胡哨声响起,深谷回荡,这才觉得毛骨悚然,胆战心惊。正在顾虑的时候,那慕容恪已经指挥伏兵,从两面杀来,麻秋慌忙退兵,怎奈山路崎岖,容易进去难以退出,一时情急失措,竟然导致自己的兵马相互踩踏,死伤很多。再加上燕兵大刀阔斧,当头乱砍,就算是铜头铁骨,也会被砍伤。何况是血肉之躯,怎能禁得住这番蛮横残暴?当时赵兵三万人,大约死了两万多人。只剩下几千残兵,保护麻秋逃回。麻秋的马已经受伤,他下马快跑,才得以幸免。阳裕已经被燕兵擒获。赵将单于亮失去马匹被包围,冲不出去,索性靠着石头危坐。燕兵呵斥他起来,单于亮厉声说道:“我是大赵的上将,怎肯屈服于小人?你们如果能杀我,尽管动手,否则让开路,让我回去。”燕兵见他相貌伟岸,声音雄壮,倒也不敢逼近,只是派人去报告慕容皝。慕容皝用马迎接单于亮,召来和他交谈,非常器重,于是授予他左常侍。单于亮见慕容皝厚礼相待,也就接受了任命。从前平州刺史崔毖向东逃走,妻子女儿落入燕庭。崔毖的事在前文有记载。慕容皝命令把崔毖的女儿嫁给单于亮,并且释放了阳裕,让他担任郎中令,于是带着段辽一起回去,像对待贵宾一样对待他。过了一年,段辽又谋划反叛,于是把段辽杀死,连同段辽的党羽几十人。又派遣长史刘翔,参军鞠运,到晋朝报捷,并请求册封,晋廷没有答应,只是听说赵国被燕国打败,也不禁跃跃欲试,提出北伐的议论。也想出头露脸,其实没有必要。

诸位看官知道是谁首先倡导这个提议?原来是征西将军庾亮。从他嘴里说出来,尤其不合适。咸康四年,成帝任命司徒王导为太傅,郗鉴为太尉,庾亮为司空。王导性格宽厚,委任的将领赵胤、贾宁等人,大多不守法纪,朝臣大多为此担忧。庾亮不服王导,怨恨很深,曾经给太尉郗鉴写信说:“君主年纪已经不小了,还不恭敬地归还政权,究竟是什么意思?何况身为师傅,豢养无赖之徒,更不合适。您和下官,都接受了先帝的遗命,朝廷有这样的大奸臣,不能铲除,日后到了地下,怎么对得起先帝?现在打算和您在同一天起事,清除君主身边的奸臣,您做内应,我做外援,不用担心不成功,希望您不要疑虑!”郗鉴看完信后,一笑了之,没有回复。有人探听到这件事,报告给王导,劝王导暗中防备。王导叹息说:“我和元规情谊深厚,应当没有二心,如果真像您说的那样,我就辞官回家,有什么可怕的呢?”话虽这样说,但因为庾亮在外地藩镇,却要来干预内政,心里终究难免不平。曾经遇到西风扬起尘土,举起扇子遮挡,慢慢地说:“元规的尘土弄脏了人。”晋朝的大臣大多矫情。晋廷的大臣,都因为王导德高望重,是皇帝的师傅,格外推崇,并且打算降低礼节相见。太常冯怀,和光禄勋颜含商量,颜含严肃地说:“王公虽然是傅相,终究是臣子,礼节没有偏向的尊敬,各位如果要降低礼节,可以请便。我年老了,不懂时务,只知道遵守古代的礼节。”等到冯怀离开,颜含告诉亲友说:“我听说攻打他国不询问仁人,冯祖思(冯怀的字)。想要谄媚别人,偏偏来问我,难道是我有不好的德行吗?”随即上奏表辞官,回到琅琊老家;又过了二十多年,在家中安然去世。表明他的高尚。

只有庾亮既反对王导,又想窃取名声获取荣誉,借着北伐的虚假声势,在国内外虚张声势。因此援引推举不避亲的古代义理,把两个弟弟写在推荐的文书上,一个是临川太守庾怿,说可以监督梁雍二州的军事,让他担任梁州刺史,镇守魏兴;一个是西阳太守庾翼,说可以担任南蛮校尉,让他担任南郡太守,镇守江陵。又请求授予征虏将军毛宝,监督扬州及江西诸军事,与豫州刺史樊峻,一同率领精锐骑兵一万人,出去戍守邾城。然后调集十万大军,分布在江淝一带,自己移镇石城,这不是江南的石头城,而是在淝水附近。规划收复中原,趁机讨伐赵国。表文上面,说得天花乱坠,俨然有运筹帷幄,决胜战场的样子。这叫做画饼充饥。成帝看到庾亮的表文,也不禁心动,就把表文颁布给大臣,让他们商议回复。太傅王导,是朝中的领袖,并且又得到成帝的诏令,升任丞相。这样的军国大事,当然要他首先裁决,王导看了表文,捋着胡须微笑说:“庾元规能做这件事,还有什么可说的,不妨请旨施行。”话里有不满意,其实是请君入瓮。太尉郗鉴接口说:“我看不行,现在军粮没有准备好,兵器还不完备,怎么能大规模行动?”这是忠厚人的口吻。此外百官,也大多赞成郗鉴的意见。太常蔡谟,更是发表了一篇大议论,作为议案,小子记录如下:

听说时运有好坏,道义有屈伸。残暴叛逆的贼寇,虽然最终会灭亡,但是当他们强盛的时候,都要屈服躲避,因此汉高祖在巴汉受屈,在平城忍辱。如果在鸿门争强,就会很快灭亡,所以萧何说:“百战百败,不死还等什么。”推究开始和结束,最终是为了实现大业,难道要和将要灭亡的贼寇,争夺快慢吗?正因为不在鸿门争斗,所以在垓下没人能和他争斗。文王在羑里受难,所以在牧野成功,勾践在会稽受屈,所以在强吴扬威。今天的事情,也是这样。贼寇苟延残喘的命运即将结束,但他们像豺狼一样的力量还很强,为我们国家考虑,不如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时机是否合适,取决于胡人的强弱,胡人的强弱,取决于石虎的能力。自从石勒起事,石虎常常是他的得力助手,百战百胜,于是平定中原,所占的土地,和曹魏时期相同,等到石勒去世的时候,将相想要诛杀石虎,石虎却在众人的意外之中崛起,杀死嗣主,诛杀宠臣,内部的危难平定,千里远征,一次就攻克金墉,再次就擒获石生、诛杀石聪,就像捡东西,夺取郭权,就像抖落枯叶,回到根本,内外平定,四方镇守,没有失去一寸土地。由此看来,石虎有能力吗,还是没有能力?假如让没有能力的人去做,能成功吗,还是不能成功?贼寇之前攻打襄阳没有攻克,确实有这事,但是不相信百战的成效,而只依据一次进攻的结果,就比如射箭的人百发中只有一发没中,就能说他笨拙吗?而且没有攻克襄阳,不是石虎亲自到,而是石遇的边军。桓平北(桓宣为平北将军,前文有记载)。是守边的将领,石遇攻打襄阳,争夺的是边境的土地,有利就进攻,不利就撤退,不是很紧急的。现在征西将军(庾亮)。凭借重镇名贤,亲自率领大军,想要席卷河南,石虎必定亲自率领全国的兵马,来一决胜负,怎么能拿襄阳来相比呢?现在征西将军想要和他作战,比得上石生吗?如果想要守城,比得上金墉吗?想要阻挡淝水,比得上长江吗?想要抗拒石虎,比得上苏峻吗?所有这些,应该仔细比较。石生是猛将带着关中的精兵,征西将军作战,大概不能取胜。金墉坚固险要,刘曜十万兵马都不能攻克,现在征西将军防守,大概不能取胜。又在那个时候洛阳、关中,都起兵攻打石虎,现在这三个地方,反而被他所用,和以前相比,有加倍的形势。石生不能抵挡他的一半,而征西将军想要抵挡他的加倍,这是我所疑惑的。苏峻的强大,比不上石虎,淝水的险要,比不上长江,长江不能抵御苏峻,却想用淝水抵御石虎,这又是我所疑惑的。从前祖士稚在谯,在城北种田,担心贼寇来攻打,预先设置军屯来抵御外面。谷物将要成熟,贼寇果然来了,壮丁在外面作战,老弱在里面收获,大多拿着火炬,紧急的时候就烧谷物逃走,这样过了几年,最终没有得到好处。那时贼寇只占据淝北,和现在相比,只有四分之一。祖士稚不能抵御他的四分之一,而征西将军想要抵御他的四倍,这又是我所疑惑的。有人说贼寇如果来得多,就一定没有粮食。但是运粮的困难,没有超过崤函的,而石虎首先涉足这个险地,深入敌国,平定关中然后返回。现在到襄阳,路途没有险要。又在他自己国内行动,自己供给,和以前相比,难易程度相差百倍,以前已经非常困难,却说现在不能克服容易的,这又是我所疑惑的。然而这里所讨论的,只是说征西将军到达之后的情况,还没有讨论路上的敌人。从淝水以西,水流湍急岸边高耸,像鱼一样依次逆流而上,从头到尾有一百里,如果贼寇没有宋襄公的道义,趁我们没有列阵就攻击,将会怎么样?现在王师和贼寇,水陆形势不同,习惯也不同,贼寇如果来送死,即使开阔江面迎敌,以一当千,还是能轻松取胜,应该引诱他们来,以确保万无一失。如果放弃江面远远前进,用我们的短处,攻击他们的长处,恐怕不是朝廷取胜的计策。我的意见就是这样,请求您明察?这篇大文章,展示给众人,没有人敢反驳他,就是呈给皇帝阅览,成帝也一目了然,料想北伐是一件困难的事,于是诏令庾亮停止北伐,不必移镇。

正赶上太尉郗鉴生病,上奏疏请求退位,奏疏中说:我病得很重,以至于病情沉重,自己估量力气,不能再起身,有生有死,是自然的规律。只是我愧居高位却才能不足,未曾有所报答,对上有愧于先帝,对下有愧于日月,伏在枕头上哀叹,抱恨于黄泉。我如今身体虚弱,生命危在旦夕,因此把府中的事务交给长史刘遐,请求辞官归乡,只希望陛下有高山大海般的度量,弘扬宏大的谋略,任用贤能之人,做事从简,使安康之歌,在如今重新兴起,那么我即使死了,也如同活着一样。我所统领的人员复杂,大多是北方人,有的被迫迁徙,有的是新归附的,百姓怀念故土,都有回归本土的心思。我宣扬国家的恩德,表明好恶,给他们分配田地住宅,才逐渐得以稍微安定。听说我病重,众人心情惊恐,如果向北渡过长江,必定会引发敌寇的心思。太常蔡谟,公平简约正直,向来是众望所归,可以担任都督徐州刺史,我亡兄的儿子晋陵内史郗迈,谦虚仁爱养士,很受流亡之人的尊崇,又是我家族的子弟,能够胜任兖州刺史,国家的事情,知道的没有不去做的,因此冒昧希望能像祁奚那样举荐人才。祁奚是春秋时晋国人。急切呈上让您知晓。这道奏疏呈上后,没过几天,郗鉴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一岁。郗鉴是高平金乡人,忠诚正直清正,能识大体,去世后被赐予谥号“文成”,朝廷的赠恤,都如同温峤的旧例。并且依照郗鉴的遗疏,调任蔡谟为徐州刺史,都督徐兖二州军事,当即授予郗迈为兖州刺史。恰巧丞相王导,和郗鉴同时生病,在郗鉴之前去世,成帝特别哀悼,特地派遣大鸿胪监护丧事,赠送丧礼的仪式,仿照汉代的博陆侯霍光,以及晋朝的安平献王司马孚,赐予谥号“文献”。王导去世时六十四岁,当时被称为中兴第一名臣。各位看官阅读过前文,应当知道王导一生的事迹,究竟是优是劣,请看官自己下判断,小子就不再详细叙述了。意思在言语之中。并且随着郗鉴顺便叙述,表明王导不如郗鉴,有优点不掩盖缺点的意思。

成帝征召庾亮担任丞相,庾亮又上表坚决推辞,于是晋升丹阳尹何充为护军将军,庾亮的弟弟会稽内史庾冰为中书监,兼任扬州刺史,何充一同参与记录尚书事。庾冰处理政务,日夜不停,礼待朝中贤臣,提拔后进之人,朝野一致归心,号称贤相。胜过他的兄长。只有庾亮还想要北伐,又想再次上表坚决请求,恰好接到邾城失守的警报消息,才不敢再提北伐两个字。邾城孤悬在长江以北,内部没有依靠,外部连接众多夷族,真是非常孤危。从前陶侃在世的时候,镇守武昌,属官多次劝陶侃分兵戍守邾城,陶侃就召集将领,渡过江指着那里说:“这座城是江北的要冲,差不多是虎口中的食物,我们国家现在的势力,只能保守江南,依靠长江作为壕沟,阻挡敌军,若出去守卫这座城,必定会引得敌寇入侵,不仅没有益处,反而还有损失。我听说孙吴抵御魏国,曾经用三万兵守卫这座城,现在我们的兵力不过几万人,怎能分兵照顾?不如放弃成为空地,免得夷人产生想法,我们正好安稳地守卫江南,尚且不失为中策。”将领们因为陶侃说得有道理,当然无话可说,跟随陶侃渡江回镇。陶侃去世后,由庾亮接任,庾亮把邾城视为要地,认为可以借此进兵,于是派毛宝、樊峻,前往守卫邾城,见本回上文。果然被石虎得知,立即派遣大都督夔安,带领石鉴、石闵、李农、张貉、李菟等五位将领,分别率领五万人,进攻邾城。毛宝急忙向庾亮求救,庾亮反而像没事一样,不着急去救援,最终导致邾城沦陷。毛宝和樊峻突围逃走,被赵兵追击,都投江淹死。夔安又转而攻陷淝南,接连攻克江夏、义阳等郡,进兵围攻石城。还好竟陵太守李阳,发兵袭击,打败赵兵,斩首五千多级,才将赵兵击退。庾亮始终不敢渡江,只是上表谢罪,自愿贬降三等,暂代安西将军。有志于北伐的人,难道是这样吗?有诏令不议论此事,只有庾怿担任辅国将军,兼任豫州刺史,监督宣城、庐江、历阳、安丰四郡军事,镇守芜湖。庾亮自从邾城沦陷,忧虑感慨生病,不久就去世,享年五十二岁,追赠太尉,谥号“文康”,晋升护军将军何充为中书令,命令南郡太守庾翼担任安西将军,兼任荆州刺史,都督江、荆、司、雍、梁、益六州诸军事,代替庾亮镇守武昌。

庾翼年纪刚到壮年,就担任重任,当时的人担心他不能胜任,他却竭尽心力,勤劳谦虚不懈怠,军政严明,谋略深远,从此公私充实,舆论安定。只是庾翼志向大、言论大,喜欢谈论兵事,既想灭掉赵国,又想平定蜀地,仍然不改他哥哥的习气。因而与燕国、凉州通使,打算和好,依靠他们作为外援。那赵主石虎,却也雄心勃勃想要施展,送信给西蜀,意在吞并江南,愿意与蜀主平分。蜀原本称为成,这时已经改号为汉,就是主子李期,也已经被弑杀,被大将军李寿篡夺了。李期的事见四十四回。李期在位后,骄横暴虐日益严重,滥杀无辜,没收财物妇女,充入后宫,朝廷内外动荡不安,人们都侧目而视。镇南大将军李霸,镇北大将军李保,都是李雄的儿子,相继暴亡,朝臣都说被李期毒死。李期的侄子尚书仆射李戴,向来有才华名声,李期又诬陷他谋反,逼迫他自尽。大将军汉王李寿,原本被李期忌恨,幸而没有死,在外镇守涪城。也见前文。每当入朝,总是假造边境的文书,借口紧急情况。恰好有巴西处士龚壮,拜见李寿,为李寿出谋划策,劝他袭击成都。各位看官知道是什么原因?原来龚壮的父亲和叔父,之前被李特所杀,龚壮早想报仇,苦于没有机会,多年来悲痛不已,服丧期满也没有除去丧服,远近都称他为孝子。李寿也听说龚壮的名声,以礼征召他但他不来,等到李寿和李期有嫌隙,被龚壮知道。于是打算借李寿来泄恨,秘密加以游说。李寿竟然相信龚壮的话,于是与属吏罗恒、解思明谋划攻打成都。李期也防备李寿叛变,多次派遣中常侍许涪窥探李寿,侦察动静。又毒死李寿的养弟安北将军李攸。一面与建宁王李越,以及尚书令景骞、尚书田褒、姚华等人,共同商议袭击李寿,将要发兵,不料李寿已经先行动,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一万人,从涪城直接奔赴成都,让部将李奕作为先锋,长驱直入。李寿的儿子李势担任翊军校尉,留在成都,正是一个好内应。马上打开城门迎接,李奕先进城,李寿接着进城,就围住宫门,击鼓喧哗不停。李期来不及防备,着急得没办法,只得派人出去慰问李寿的军队。李寿上奏说建宁王李越,与景骞、田褒、姚华,以及李遐、李西,全都心怀奸诈扰乱朝政,应当处以死刑。李期还没有回复,已经由李寿指挥士兵,收捕李越等人,抓到就诛杀。士兵趁机四处抢掠,几天后才平定。李寿就假称奉任太后的命令,废李期为邛都县公,幽禁在别的房间,追谥戾太子李班为哀皇帝。于是大会将领属官,仔细商量后事。

罗恒、解思明、李奕,劝李寿自称镇西将军、益州牧、成都王,向晋朝称臣,拘捕邛都公,送往建康。只有李寿的妹夫任调,与侍中李艳、司马蔡兴等人,请求李寿称帝,不应当向江东屈膝。李寿就命令占卜的人占卜吉凶,占卜的人看到卦象,说可以做几年天子。任调跳起来说:“一天做皇帝,已经足够威风。何况多达几年呢。”怪不得古今的盗贼,都想自己做皇帝。解思明反驳说:“做几年天子,怎么比得上做百世诸侯?”李寿微笑着说:“早上听到道理,晚上死也可以。任卿的话原本是上策啊。”所期望的就在这里。于是李寿僭越称帝,改国号为汉,纪元为汉兴,追尊父亲李骧为献皇帝,母亲昝氏为皇太后,立妻子阎氏为皇后,世子李势为皇太子,任命旧吏董皎为相国,罗恒为尚书令,解思明为广汉太守,任调为征北将军,兼任梁州刺史,李奕为西夷校尉,侄子李权为宁州刺史,所有公卿守令,一律更换,旧臣近亲,全部排斥,特地用安车乘马,征召龚壮为太师,龚壮独不接受,于是听任他戴着白色头巾穿着素服,像对待宾客老师一样对待他。平庸中的佼佼者。邛都公李期,被幽禁二十多天,感慨地叹息说:“天下的君主降为小县公,生不如死。”说着,就解下腰带自缢,年仅二十五岁,在位三年,李寿谥他为幽公。李期的妻子儿女被流放到边远地区。

却说石虎在返回途中,遇到燕兵追来。燕将叫慕容恪,是慕容廆的第四个儿子。慕容恪是慕容皝妾室高氏所生,高氏不受宠,慕容恪也不被喜爱。等到慕容恪十五岁时,容貌雄伟坚毅,谋略精细周详,慕容皝才把他视为奇童,传授他孙吴兵法,到这时他统领兵马追击石虎,部下不过两千骑兵,却打败了赵兵十多万人。赵兵原本就疲惫不堪,不能再战,不过也是因为慕容恪勇往直前,才能够大败石虎的兵马,斩杀俘获达到三万多人,夺回三十六座城,胜利而归。石虎狼狈地回到邺城,检查各军,全都残缺不全,只有游击将军石闵,他的军队完好无损。石闵本姓冉,世代居住在魏郡,石勒攻破魏地,掳获了石闵的父亲冉瞻,冉瞻年少有力,被石勒喜爱,于是命令在石虎身边,让他做石虎的养子,冉瞻于是改姓为石,历任左积射将军,封为西华侯,后来竟然战死。石虎怜悯冉瞻殉难,因此像对待孙子一样抚恤石闵,让他承袭父亲的封荫。石闵长大后,也很有勇有谋,得以担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到这时跟随石虎出征,回军时队伍整齐,一个人也不少。石虎极力称赞,奖赏有加。养虎遗患,真是冥冥之中的报应。又征召赵揽担任太史令,一方面造船屯粮,再次图谋攻打燕国。

当时段辽还在密云山,派使者到赵国,请求赵国发兵迎接,后来又反悔,又派使者到燕国,谢罪投降。燕王慕容皝亲自率领各路军队迎接段辽,段辽和慕容皝相见,讲述之前出使赵国的情况,说现在要帮助燕国抵抗赵国,计划歼灭赵军。慕容皝大喜过望,就派慕容恪带领精锐骑兵,在密云山埋伏,专门等待赵军到来。赵主石虎,哪里知道段辽变心,竟然派遣征东将军麻秋,率领三万兵马,去迎接段辽。临行时当面嘱咐麻秋说:“接受投降如同面对敌人,不可轻视疏忽啊。”毕竟有些智谋,可惜已经中了别人的计策。又命令尚书左丞阳裕担任军司马,让他做向导。阳裕原本是段氏的旧臣,上次赵军进入蓟地,战败投降了赵国。石虎因为他熟悉情况,所以让他协助麻秋,也是格外谨慎的意思。麻秋领兵前进,还认为石虎过分忧虑,只管纵马急行。将要到达三藏口,这是密云山进入山谷的要道,远远望去,只有幽深的树林和丛生的竹子,没有兵马往来,他就指挥军队进入山谷。才走了一半,突然听到胡哨声响起,深谷回荡,这才觉得毛骨悚然,胆战心惊。正在顾虑的时候,那慕容恪已经指挥伏兵,从两面杀来,麻秋慌忙退兵,怎奈山路崎岖,容易进去难以退出,一时情急失措,竟然导致自己的兵马相互踩踏,死伤很多。再加上燕兵大刀阔斧,当头乱砍,就算是铜头铁骨,也会被砍伤。何况是血肉之躯,怎能禁得住这番蛮横残暴?当时赵兵三万人,大约死了两万多人。只剩下几千残兵,保护麻秋逃回。麻秋的马已经受伤,他下马快跑,才得以幸免。阳裕已经被燕兵擒获。赵将单于亮失去马匹被包围,冲不出去,索性靠着石头危坐。燕兵呵斥他起来,单于亮厉声说道:“我是大赵的上将,怎肯屈服于小人?你们如果能杀我,尽管动手,否则让开路,让我回去。”燕兵见他相貌伟岸,声音雄壮,倒也不敢逼近,只是派人去报告慕容皝。慕容皝用马迎接单于亮,召来和他交谈,非常器重,于是授予他左常侍。单于亮见慕容皝厚礼相待,也就接受了任命。从前平州刺史崔毖向东逃走,妻子女儿落入燕庭。崔毖的事在前文有记载。慕容皝命令把崔毖的女儿嫁给单于亮,并且释放了阳裕,让他担任郎中令,于是带着段辽一起回去,像对待贵宾一样对待他。过了一年,段辽又谋划反叛,于是把段辽杀死,连同段辽的党羽几十人。又派遣长史刘翔,参军鞠运,到晋朝报捷,并请求册封,晋廷没有答应,只是听说赵国被燕国打败,也不禁跃跃欲试,提出北伐的议论。也想出头露脸,其实没有必要。

诸位看官知道是谁首先倡导这个提议?原来是征西将军庾亮。从他嘴里说出来,尤其不合适。咸康四年,成帝任命司徒王导为太傅,郗鉴为太尉,庾亮为司空。王导性格宽厚,委任的将领赵胤、贾宁等人,大多不守法纪,朝臣大多为此担忧。庾亮不服王导,怨恨很深,曾经给太尉郗鉴写信说:“君主年纪已经不小了,还不恭敬地归还政权,究竟是什么意思?何况身为师傅,豢养无赖之徒,更不合适。您和下官,都接受了先帝的遗命,朝廷有这样的大奸臣,不能铲除,日后到了地下,怎么对得起先帝?现在打算和您在同一天起事,清除君主身边的奸臣,您做内应,我做外援,不用担心不成功,希望您不要疑虑!”郗鉴看完信后,一笑了之,没有回复。有人探听到这件事,报告给王导,劝王导暗中防备。王导叹息说:“我和元规情谊深厚,应当没有二心,如果真像您说的那样,我就辞官回家,有什么可怕的呢?”话虽这样说,但因为庾亮在外地藩镇,却要来干预内政,心里终究难免不平。曾经遇到西风扬起尘土,举起扇子遮挡,慢慢地说:“元规的尘土弄脏了人。”晋朝的大臣大多矫情。晋廷的大臣,都因为王导德高望重,是皇帝的师傅,格外推崇,并且打算降低礼节相见。太常冯怀,和光禄勋颜含商量,颜含严肃地说:“王公虽然是傅相,终究是臣子,礼节没有偏向的尊敬,各位如果要降低礼节,可以请便。我年老了,不懂时务,只知道遵守古代的礼节。”等到冯怀离开,颜含告诉亲友说:“我听说攻打他国不询问仁人,冯祖思(冯怀的字)。想要谄媚别人,偏偏来问我,难道是我有不好的德行吗?”随即上奏表辞官,回到琅琊老家;又过了二十多年,在家中安然去世。表明他的高尚。

只有庾亮既反对王导,又想窃取名声获取荣誉,借着北伐的虚假声势,在国内外虚张声势。因此援引推举不避亲的古代义理,把两个弟弟写在推荐的文书上,一个是临川太守庾怿,说可以监督梁雍二州的军事,让他担任梁州刺史,镇守魏兴;一个是西阳太守庾翼,说可以担任南蛮校尉,让他担任南郡太守,镇守江陵。又请求授予征虏将军毛宝,监督扬州及江西诸军事,与豫州刺史樊峻,一同率领精锐骑兵一万人,出去戍守邾城。然后调集十万大军,分布在江淝一带,自己移镇石城,这不是江南的石头城,而是在淝水附近。规划收复中原,趁机讨伐赵国。表文上面,说得天花乱坠,俨然有运筹帷幄,决胜战场的样子。这叫做画饼充饥。成帝看到庾亮的表文,也不禁心动,就把表文颁布给大臣,让他们商议回复。太傅王导,是朝中的领袖,并且又得到成帝的诏令,升任丞相。这样的军国大事,当然要他首先裁决,王导看了表文,捋着胡须微笑说:“庾元规能做这件事,还有什么可说的,不妨请旨施行。”话里有不满意,其实是请君入瓮。太尉郗鉴接口说:“我看不行,现在军粮没有准备好,兵器还不完备,怎么能大规模行动?”这是忠厚人的口吻。此外百官,也大多赞成郗鉴的意见。太常蔡谟,更是发表了一篇大议论,作为议案,小子记录如下:

听说时运有好坏,道义有屈伸。残暴叛逆的贼寇,虽然最终会灭亡,但是当他们强盛的时候,都要屈服躲避,因此汉高祖在巴汉受屈,在平城忍辱。如果在鸿门争强,就会很快灭亡,所以萧何说:“百战百败,不死还等什么。”推究开始和结束,最终是为了实现大业,难道要和将要灭亡的贼寇,争夺快慢吗?正因为不在鸿门争斗,所以在垓下没人能和他争斗。文王在羑里受难,所以在牧野成功,勾践在会稽受屈,所以在强吴扬威。今天的事情,也是这样。贼寇苟延残喘的命运即将结束,但他们像豺狼一样的力量还很强,为我们国家考虑,不如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时机是否合适,取决于胡人的强弱,胡人的强弱,取决于石虎的能力。自从石勒起事,石虎常常是他的得力助手,百战百胜,于是平定中原,所占的土地,和曹魏时期相同,等到石勒去世的时候,将相想要诛杀石虎,石虎却在众人的意外之中崛起,杀死嗣主,诛杀宠臣,内部的危难平定,千里远征,一次就攻克金墉,再次就擒获石生、诛杀石聪,就像捡东西,夺取郭权,就像抖落枯叶,回到根本,内外平定,四方镇守,没有失去一寸土地。由此看来,石虎有能力吗,还是没有能力?假如让没有能力的人去做,能成功吗,还是不能成功?贼寇之前攻打襄阳没有攻克,确实有这事,但是不相信百战的成效,而只依据一次进攻的结果,就比如射箭的人百发中只有一发没中,就能说他笨拙吗?而且没有攻克襄阳,不是石虎亲自到,而是石遇的边军。桓平北(桓宣为平北将军,前文有记载)。是守边的将领,石遇攻打襄阳,争夺的是边境的土地,有利就进攻,不利就撤退,不是很紧急的。现在征西将军(庾亮)。凭借重镇名贤,亲自率领大军,想要席卷河南,石虎必定亲自率领全国的兵马,来一决胜负,怎么能拿襄阳来相比呢?现在征西将军想要和他作战,比得上石生吗?如果想要守城,比得上金墉吗?想要阻挡淝水,比得上长江吗?想要抗拒石虎,比得上苏峻吗?所有这些,应该仔细比较。石生是猛将带着关中的精兵,征西将军作战,大概不能取胜。金墉坚固险要,刘曜十万兵马都不能攻克,现在征西将军防守,大概不能取胜。又在那个时候洛阳、关中,都起兵攻打石虎,现在这三个地方,反而被他所用,和以前相比,有加倍的形势。石生不能抵挡他的一半,而征西将军想要抵挡他的加倍,这是我所疑惑的。苏峻的强大,比不上石虎,淝水的险要,比不上长江,长江不能抵御苏峻,却想用淝水抵御石虎,这又是我所疑惑的。从前祖士稚在谯,在城北种田,担心贼寇来攻打,预先设置军屯来抵御外面。谷物将要成熟,贼寇果然来了,壮丁在外面作战,老弱在里面收获,大多拿着火炬,紧急的时候就烧谷物逃走,这样过了几年,最终没有得到好处。那时贼寇只占据淝北,和现在相比,只有四分之一。祖士稚不能抵御他的四分之一,而征西将军想要抵御他的四倍,这又是我所疑惑的。有人说贼寇如果来得多,就一定没有粮食。但是运粮的困难,没有超过崤函的,而石虎首先涉足这个险地,深入敌国,平定关中然后返回。现在到襄阳,路途没有险要。又在他自己国内行动,自己供给,和以前相比,难易程度相差百倍,以前已经非常困难,却说现在不能克服容易的,这又是我所疑惑的。然而这里所讨论的,只是说征西将军到达之后的情况,还没有讨论路上的敌人。从淝水以西,水流湍急岸边高耸,像鱼一样依次逆流而上,从头到尾有一百里,如果贼寇没有宋襄公的道义,趁我们没有列阵就攻击,将会怎么样?现在王师和贼寇,水陆形势不同,习惯也不同,贼寇如果来送死,即使开阔江面迎敌,以一当千,还是能轻松取胜,应该引诱他们来,以确保万无一失。如果放弃江面远远前进,用我们的短处,攻击他们的长处,恐怕不是朝廷取胜的计策。我的意见就是这样,请求您明察?这篇大文章,展示给众人,没有人敢反驳他,就是呈给皇帝阅览,成帝也一目了然,料想北伐是一件困难的事,于是诏令庾亮停止北伐,不必移镇。

正赶上太尉郗鉴生病,上奏疏请求退位,奏疏中说:我病得很重,以至于病情沉重,自己估量力气,不能再起身,有生有死,是自然的规律。只是我愧居高位却才能不足,未曾有所报答,对上有愧于先帝,对下有愧于日月,伏在枕头上哀叹,抱恨于黄泉。我如今身体虚弱,生命危在旦夕,因此把府中的事务交给长史刘遐,请求辞官归乡,只希望陛下有高山大海般的度量,弘扬宏大的谋略,任用贤能之人,做事从简,使安康之歌,在如今重新兴起,那么我即使死了,也如同活着一样。我所统领的人员复杂,大多是北方人,有的被迫迁徙,有的是新归附的,百姓怀念故土,都有回归本土的心思。我宣扬国家的恩德,表明好恶,给他们分配田地住宅,才逐渐得以稍微安定。听说我病重,众人心情惊恐,如果向北渡过长江,必定会引发敌寇的心思。太常蔡谟,公平简约正直,向来是众望所归,可以担任都督徐州刺史,我亡兄的儿子晋陵内史郗迈,谦虚仁爱养士,很受流亡之人的尊崇,又是我家族的子弟,能够胜任兖州刺史,国家的事情,知道的没有不去做的,因此冒昧希望能像祁奚那样举荐人才。祁奚是春秋时晋国人。急切呈上让您知晓。这道奏疏呈上后,没过几天,郗鉴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一岁。郗鉴是高平金乡人,忠诚正直清正,能识大体,去世后被赐予谥号“文成”,朝廷的赠恤,都如同温峤的旧例。并且依照郗鉴的遗疏,调任蔡谟为徐州刺史,都督徐兖二州军事,当即授予郗迈为兖州刺史。恰巧丞相王导,和郗鉴同时生病,在郗鉴之前去世,成帝特别哀悼,特地派遣大鸿胪监护丧事,赠送丧礼的仪式,仿照汉代的博陆侯霍光,以及晋朝的安平献王司马孚,赐予谥号“文献”。王导去世时六十四岁,当时被称为中兴第一名臣。各位看官阅读过前文,应当知道王导一生的事迹,究竟是优是劣,请看官自己下判断,小子就不再详细叙述了。意思在言语之中。并且随着郗鉴顺便叙述,表明王导不如郗鉴,有优点不掩盖缺点的意思。

成帝征召庾亮担任丞相,庾亮又上表坚决推辞,于是晋升丹阳尹何充为护军将军,庾亮的弟弟会稽内史庾冰为中书监,兼任扬州刺史,何充一同参与记录尚书事。庾冰处理政务,日夜不停,礼待朝中贤臣,提拔后进之人,朝野一致归心,号称贤相。胜过他的兄长。只有庾亮还想要北伐,又想再次上表坚决请求,恰好接到邾城失守的警报消息,才不敢再提北伐两个字。邾城孤悬在长江以北,内部没有依靠,外部连接众多夷族,真是非常孤危。从前陶侃在世的时候,镇守武昌,属官多次劝陶侃分兵戍守邾城,陶侃就召集将领,渡过江指着那里说:“这座城是江北的要冲,差不多是虎口中的食物,我们国家现在的势力,只能保守江南,依靠长江作为壕沟,阻挡敌军,若出去守卫这座城,必定会引得敌寇入侵,不仅没有益处,反而还有损失。我听说孙吴抵御魏国,曾经用三万兵守卫这座城,现在我们的兵力不过几万人,怎能分兵照顾?不如放弃成为空地,免得夷人产生想法,我们正好安稳地守卫江南,尚且不失为中策。”将领们因为陶侃说得有道理,当然无话可说,跟随陶侃渡江回镇。陶侃去世后,由庾亮接任,庾亮把邾城视为要地,认为可以借此进兵,于是派毛宝、樊峻,前往守卫邾城,见本回上文。果然被石虎得知,立即派遣大都督夔安,带领石鉴、石闵、李农、张貉、李菟等五位将领,分别率领五万人,进攻邾城。毛宝急忙向庾亮求救,庾亮反而像没事一样,不着急去救援,最终导致邾城沦陷。毛宝和樊峻突围逃走,被赵兵追击,都投江淹死。夔安又转而攻陷淝南,接连攻克江夏、义阳等郡,进兵围攻石城。还好竟陵太守李阳,发兵袭击,打败赵兵,斩首五千多级,才将赵兵击退。庾亮始终不敢渡江,只是上表谢罪,自愿贬降三等,暂代安西将军。有志于北伐的人,难道是这样吗?有诏令不议论此事,只有庾怿担任辅国将军,兼任豫州刺史,监督宣城、庐江、历阳、安丰四郡军事,镇守芜湖。庾亮自从邾城沦陷,忧虑感慨生病,不久就去世,享年五十二岁,追赠太尉,谥号“文康”,晋升护军将军何充为中书令,命令南郡太守庾翼担任安西将军,兼任荆州刺史,都督江、荆、司、雍、梁、益六州诸军事,代替庾亮镇守武昌。

庾翼年纪刚到壮年,就担任重任,当时的人担心他不能胜任,他却竭尽心力,勤劳谦虚不懈怠,军政严明,谋略深远,从此公私充实,舆论安定。只是庾翼志向大、言论大,喜欢谈论兵事,既想灭掉赵国,又想平定蜀地,仍然不改他哥哥的习气。因而与燕国、凉州通使,打算和好,依靠他们作为外援。那赵主石虎,却也雄心勃勃想要施展,送信给西蜀,意在吞并江南,愿意与蜀主平分。蜀原本称为成,这时已经改号为汉,就是主子李期,也已经被弑杀,被大将军李寿篡夺了。李期的事见四十四回。李期在位后,骄横暴虐日益严重,滥杀无辜,没收财物妇女,充入后宫,朝廷内外动荡不安,人们都侧目而视。镇南大将军李霸,镇北大将军李保,都是李雄的儿子,相继暴亡,朝臣都说被李期毒死。李期的侄子尚书仆射李戴,向来有才华名声,李期又诬陷他谋反,逼迫他自尽。大将军汉王李寿,原本被李期忌恨,幸而没有死,在外镇守涪城。也见前文。每当入朝,总是假造边境的文书,借口紧急情况。恰好有巴西处士龚壮,拜见李寿,为李寿出谋划策,劝他袭击成都。各位看官知道是什么原因?原来龚壮的父亲和叔父,之前被李特所杀,龚壮早想报仇,苦于没有机会,多年来悲痛不已,服丧期满也没有除去丧服,远近都称他为孝子。李寿也听说龚壮的名声,以礼征召他但他不来,等到李寿和李期有嫌隙,被龚壮知道。于是打算借李寿来泄恨,秘密加以游说。李寿竟然相信龚壮的话,于是与属吏罗恒、解思明谋划攻打成都。李期也防备李寿叛变,多次派遣中常侍许涪窥探李寿,侦察动静。又毒死李寿的养弟安北将军李攸。一面与建宁王李越,以及尚书令景骞、尚书田褒、姚华等人,共同商议袭击李寿,将要发兵,不料李寿已经先行动,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一万人,从涪城直接奔赴成都,让部将李奕作为先锋,长驱直入。李寿的儿子李势担任翊军校尉,留在成都,正是一个好内应。马上打开城门迎接,李奕先进城,李寿接着进城,就围住宫门,击鼓喧哗不停。李期来不及防备,着急得没办法,只得派人出去慰问李寿的军队。李寿上奏说建宁王李越,与景骞、田褒、姚华,以及李遐、李西,全都心怀奸诈扰乱朝政,应当处以死刑。李期还没有回复,已经由李寿指挥士兵,收捕李越等人,抓到就诛杀。士兵趁机四处抢掠,几天后才平定。李寿就假称奉任太后的命令,废李期为邛都县公,幽禁在别的房间,追谥戾太子李班为哀皇帝。于是大会将领属官,仔细商量后事。

罗恒、解思明、李奕,劝李寿自称镇西将军、益州牧、成都王,向晋朝称臣,拘捕邛都公,送往建康。只有李寿的妹夫任调,与侍中李艳、司马蔡兴等人,请求李寿称帝,不应当向江东屈膝。李寿就命令占卜的人占卜吉凶,占卜的人看到卦象,说可以做几年天子。任调跳起来说:“一天做皇帝,已经足够威风。何况多达几年呢。”怪不得古今的盗贼,都想自己做皇帝。解思明反驳说:“做几年天子,怎么比得上做百世诸侯?”李寿微笑着说:“早上听到道理,晚上死也可以。任卿的话原本是上策啊。”所期望的就在这里。于是李寿僭越称帝,改国号为汉,纪元为汉兴,追尊父亲李骧为献皇帝,母亲昝氏为皇太后,立妻子阎氏为皇后,世子李势为皇太子,任命旧吏董皎为相国,罗恒为尚书令,解思明为广汉太守,任调为征北将军,兼任梁州刺史,李奕为西夷校尉,侄子李权为宁州刺史,所有公卿守令,一律更换,旧臣近亲,全部排斥,特地用安车乘马,征召龚壮为太师,龚壮独不接受,于是听任他戴着白色头巾穿着素服,像对待宾客老师一样对待他。平庸中的佼佼者。邛都公李期,被幽禁二十多天,感慨地叹息说:“天下的君主降为小县公,生不如死。”说着,就解下腰带自缢,年仅二十五岁,在位三年,李寿谥他为幽公。李期的妻子儿女被流放到边远地区。

却说石虎在返回途中,遇到燕兵追来。燕将叫慕容恪,是慕容廆的第四个儿子。慕容恪是慕容皝妾室高氏所生,高氏不受宠,慕容恪也不被喜爱。等到慕容恪十五岁时,容貌雄伟坚毅,谋略精细周详,慕容皝才把他视为奇童,传授他孙吴兵法,到这时他统领兵马追击石虎,部下不过两千骑兵,却打败了赵兵十多万人。赵兵原本就疲惫不堪,不能再战,不过也是因为慕容恪勇往直前,才能够大败石虎的兵马,斩杀俘获达到三万多人,夺回三十六座城,胜利而归。石虎狼狈地回到邺城,检查各军,全都残缺不全,只有游击将军石闵,他的军队完好无损。石闵本姓冉,世代居住在魏郡,石勒攻破魏地,掳获了石闵的父亲冉瞻,冉瞻年少有力,被石勒喜爱,于是命令在石虎身边,让他做石虎的养子,冉瞻于是改姓为石,历任左积射将军,封为西华侯,后来竟然战死。石虎怜悯冉瞻殉难,因此像对待孙子一样抚恤石闵,让他承袭父亲的封荫。石闵长大后,也很有勇有谋,得以担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到这时跟随石虎出征,回军时队伍整齐,一个人也不少。石虎极力称赞,奖赏有加。养虎遗患,真是冥冥之中的报应。又征召赵揽担任太史令,一方面造船屯粮,再次图谋攻打燕国。

当时段辽还在密云山,派使者到赵国,请求赵国发兵迎接,后来又反悔,又派使者到燕国,谢罪投降。燕王慕容皝亲自率领各路军队迎接段辽,段辽和慕容皝相见,讲述之前出使赵国的情况,说现在要帮助燕国抵抗赵国,计划歼灭赵军。慕容皝大喜过望,就派慕容恪带领精锐骑兵,在密云山埋伏,专门等待赵军到来。赵主石虎,哪里知道段辽变心,竟然派遣征东将军麻秋,率领三万兵马,去迎接段辽。临行时当面嘱咐麻秋说:“接受投降如同面对敌人,不可轻视疏忽啊。”毕竟有些智谋,可惜已经中了别人的计策。又命令尚书左丞阳裕担任军司马,让他做向导。阳裕原本是段氏的旧臣,上次赵军进入蓟地,战败投降了赵国。石虎因为他熟悉情况,所以让他协助麻秋,也是格外谨慎的意思。麻秋领兵前进,还认为石虎过分忧虑,只管纵马急行。将要到达三藏口,这是密云山进入山谷的要道,远远望去,只有幽深的树林和丛生的竹子,没有兵马往来,他就指挥军队进入山谷。才走了一半,突然听到胡哨声响起,深谷回荡,这才觉得毛骨悚然,胆战心惊。正在顾虑的时候,那慕容恪已经指挥伏兵,从两面杀来,麻秋慌忙退兵,怎奈山路崎岖,容易进去难以退出,一时情急失措,竟然导致自己的兵马相互踩踏,死伤很多。再加上燕兵大刀阔斧,当头乱砍,就算是铜头铁骨,也会被砍伤。何况是血肉之躯,怎能禁得住这番蛮横残暴?当时赵兵三万人,大约死了两万多人。只剩下几千残兵,保护麻秋逃回。麻秋的马已经受伤,他下马快跑,才得以幸免。阳裕已经被燕兵擒获。赵将单于亮失去马匹被包围,冲不出去,索性靠着石头危坐。燕兵呵斥他起来,单于亮厉声说道:“我是大赵的上将,怎肯屈服于小人?你们如果能杀我,尽管动手,否则让开路,让我回去。”燕兵见他相貌伟岸,声音雄壮,倒也不敢逼近,只是派人去报告慕容皝。慕容皝用马迎接单于亮,召来和他交谈,非常器重,于是授予他左常侍。单于亮见慕容皝厚礼相待,也就接受了任命。从前平州刺史崔毖向东逃走,妻子女儿落入燕庭。崔毖的事在前文有记载。慕容皝命令把崔毖的女儿嫁给单于亮,并且释放了阳裕,让他担任郎中令,于是带着段辽一起回去,像对待贵宾一样对待他。过了一年,段辽又谋划反叛,于是把段辽杀死,连同段辽的党羽几十人。又派遣长史刘翔,参军鞠运,到晋朝报捷,并请求册封,晋廷没有答应,只是听说赵国被燕国打败,也不禁跃跃欲试,提出北伐的议论。也想出头露脸,其实没有必要。

诸位看官知道是谁首先倡导这个提议?原来是征西将军庾亮。从他嘴里说出来,尤其不合适。咸康四年,成帝任命司徒王导为太傅,郗鉴为太尉,庾亮为司空。王导性格宽厚,委任的将领赵胤、贾宁等人,大多不守法纪,朝臣大多为此担忧。庾亮不服王导,怨恨很深,曾经给太尉郗鉴写信说:“君主年纪已经不小了,还不恭敬地归还政权,究竟是什么意思?何况身为师傅,豢养无赖之徒,更不合适。您和下官,都接受了先帝的遗命,朝廷有这样的大奸臣,不能铲除,日后到了地下,怎么对得起先帝?现在打算和您在同一天起事,清除君主身边的奸臣,您做内应,我做外援,不用担心不成功,希望您不要疑虑!”郗鉴看完信后,一笑了之,没有回复。有人探听到这件事,报告给王导,劝王导暗中防备。王导叹息说:“我和元规情谊深厚,应当没有二心,如果真像您说的那样,我就辞官回家,有什么可怕的呢?”话虽这样说,但因为庾亮在外地藩镇,却要来干预内政,心里终究难免不平。曾经遇到西风扬起尘土,举起扇子遮挡,慢慢地说:“元规的尘土弄脏了人。”晋朝的大臣大多矫情。晋廷的大臣,都因为王导德高望重,是皇帝的师傅,格外推崇,并且打算降低礼节相见。太常冯怀,和光禄勋颜含商量,颜含严肃地说:“王公虽然是傅相,终究是臣子,礼节没有偏向的尊敬,各位如果要降低礼节,可以请便。我年老了,不懂时务,只知道遵守古代的礼节。”等到冯怀离开,颜含告诉亲友说:“我听说攻打他国不询问仁人,冯祖思(冯怀的字)。想要谄媚别人,偏偏来问我,难道是我有不好的德行吗?”随即上奏表辞官,回到琅琊老家;又过了二十多年,在家中安然去世。表明他的高尚。

只有庾亮既反对王导,又想窃取名声获取荣誉,借着北伐的虚假声势,在国内外虚张声势。因此援引推举不避亲的古代义理,把两个弟弟写在推荐的文书上,一个是临川太守庾怿,说可以监督梁雍二州的军事,让他担任梁州刺史,镇守魏兴;一个是西阳太守庾翼,说可以担任南蛮校尉,让他担任南郡太守,镇守江陵。又请求授予征虏将军毛宝,监督扬州及江西诸军事,与豫州刺史樊峻,一同率领精锐骑兵一万人,出去戍守邾城。然后调集十万大军,分布在江淝一带,自己移镇石城,这不是江南的石头城,而是在淝水附近。规划收复中原,趁机讨伐赵国。表文上面,说得天花乱坠,俨然有运筹帷幄,决胜战场的样子。这叫做画饼充饥。成帝看到庾亮的表文,也不禁心动,就把表文颁布给大臣,让他们商议回复。太傅王导,是朝中的领袖,并且又得到成帝的诏令,升任丞相。这样的军国大事,当然要他首先裁决,王导看了表文,捋着胡须微笑说:“庾元规能做这件事,还有什么可说的,不妨请旨施行。”话里有不满意,其实是请君入瓮。太尉郗鉴接口说:“我看不行,现在军粮没有准备好,兵器还不完备,怎么能大规模行动?”这是忠厚人的口吻。此外百官,也大多赞成郗鉴的意见。太常蔡谟,更是发表了一篇大议论,作为议案,小子记录如下:

听说时运有好坏,道义有屈伸。残暴叛逆的贼寇,虽然最终会灭亡,但是当他们强盛的时候,都要屈服躲避,因此汉高祖在巴汉受屈,在平城忍辱。如果在鸿门争强,就会很快灭亡,所以萧何说:“百战百败,不死还等什么。”推究开始和结束,最终是为了实现大业,难道要和将要灭亡的贼寇,争夺快慢吗?正因为不在鸿门争斗,所以在垓下没人能和他争斗。文王在羑里受难,所以在牧野成功,勾践在会稽受屈,所以在强吴扬威。今天的事情,也是这样。贼寇苟延残喘的命运即将结束,但他们像豺狼一样的力量还很强,为我们国家考虑,不如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时机是否合适,取决于胡人的强弱,胡人的强弱,取决于石虎的能力。自从石勒起事,石虎常常是他的得力助手,百战百胜,于是平定中原,所占的土地,和曹魏时期相同,等到石勒去世的时候,将相想要诛杀石虎,石虎却在众人的意外之中崛起,杀死嗣主,诛杀宠臣,内部的危难平定,千里远征,一次就攻克金墉,再次就擒获石生、诛杀石聪,就像捡东西,夺取郭权,就像抖落枯叶,回到根本,内外平定,四方镇守,没有失去一寸土地。由此看来,石虎有能力吗,还是没有能力?假如让没有能力的人去做,能成功吗,还是不能成功?贼寇之前攻打襄阳没有攻克,确实有这事,但是不相信百战的成效,而只依据一次进攻的结果,就比如射箭的人百发中只有一发没中,就能说他笨拙吗?而且没有攻克襄阳,不是石虎亲自到,而是石遇的边军。桓平北(桓宣为平北将军,前文有记载)。是守边的将领,石遇攻打襄阳,争夺的是边境的土地,有利就进攻,不利就撤退,不是很紧急的。现在征西将军(庾亮)。凭借重镇名贤,亲自率领大军,想要席卷河南,石虎必定亲自率领全国的兵马,来一决胜负,怎么能拿襄阳来相比呢?现在征西将军想要和他作战,比得上石生吗?如果想要守城,比得上金墉吗?想要阻挡淝水,比得上长江吗?想要抗拒石虎,比得上苏峻吗?所有这些,应该仔细比较。石生是猛将带着关中的精兵,征西将军作战,大概不能取胜。金墉坚固险要,刘曜十万兵马都不能攻克,现在征西将军防守,大概不能取胜。又在那个时候洛阳、关中,都起兵攻打石虎,现在这三个地方,反而被他所用,和以前相比,有加倍的形势。石生不能抵挡他的一半,而征西将军想要抵挡他的加倍,这是我所疑惑的。苏峻的强大,比不上石虎,淝水的险要,比不上长江,长江不能抵御苏峻,却想用淝水抵御石虎,这又是我所疑惑的。从前祖士稚在谯,在城北种田,担心贼寇来攻打,预先设置军屯来抵御外面。谷物将要成熟,贼寇果然来了,壮丁在外面作战,老弱在里面收获,大多拿着火炬,紧急的时候就烧谷物逃走,这样过了几年,最终没有得到好处。那时贼寇只占据淝北,和现在相比,只有四分之一。祖士稚不能抵御他的四分之一,而征西将军想要抵御他的四倍,这又是我所疑惑的。有人说贼寇如果来得多,就一定没有粮食。但是运粮的困难,没有超过崤函的,而石虎首先涉足这个险地,深入敌国,平定关中然后返回。现在到襄阳,路途没有险要。又在他自己国内行动,自己供给,和以前相比,难易程度相差百倍,以前已经非常困难,却说现在不能克服容易的,这又是我所疑惑的。然而这里所讨论的,只是说征西将军到达之后的情况,还没有讨论路上的敌人。从淝水以西,水流湍急岸边高耸,像鱼一样依次逆流而上,从头到尾有一百里,如果贼寇没有宋襄公的道义,趁我们没有列阵就攻击,将会怎么样?现在王师和贼寇,水陆形势不同,习惯也不同,贼寇如果来送死,即使开阔江面迎敌,以一当千,还是能轻松取胜,应该引诱他们来,以确保万无一失。如果放弃江面远远前进,用我们的短处,攻击他们的长处,恐怕不是朝廷取胜的计策。我的意见就是这样,请求您明察?这篇大文章,展示给众人,没有人敢反驳他,就是呈给皇帝阅览,成帝也一目了然,料想北伐是一件困难的事,于是诏令庾亮停止北伐,不必移镇。

正赶上太尉郗鉴生病,上奏疏请求退位,奏疏中说:我病得很重,以至于病情沉重,自己估量力气,不能再起身,有生有死,是自然的规律。只是我愧居高位却才能不足,未曾有所报答,对上有愧于先帝,对下有愧于日月,伏在枕头上哀叹,抱恨于黄泉。我如今身体虚弱,生命危在旦夕,因此把府中的事务交给长史刘遐,请求辞官归乡,只希望陛下有高山大海般的度量,弘扬宏大的谋略,任用贤能之人,做事从简,使安康之歌,在如今重新兴起,那么我即使死了,也如同活着一样。我所统领的人员复杂,大多是北方人,有的被迫迁徙,有的是新归附的,百姓怀念故土,都有回归本土的心思。我宣扬国家的恩德,表明好恶,给他们分配田地住宅,才逐渐得以稍微安定。听说我病重,众人心情惊恐,如果向北渡过长江,必定会引发敌寇的心思。太常蔡谟,公平简约正直,向来是众望所归,可以担任都督徐州刺史,我亡兄的儿子晋陵内史郗迈,谦虚仁爱养士,很受流亡之人的尊崇,又是我家族的子弟,能够胜任兖州刺史,国家的事情,知道的没有不去做的,因此冒昧希望能像祁奚那样举荐人才。祁奚是春秋时晋国人。急切呈上让您知晓。这道奏疏呈上后,没过几天,郗鉴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一岁。郗鉴是高平金乡人,忠诚正直清正,能识大体,去世后被赐予谥号“文成”,朝廷的赠恤,都如同温峤的旧例。并且依照郗鉴的遗疏,调任蔡谟为徐州刺史,都督徐兖二州军事,当即授予郗迈为兖州刺史。恰巧丞相王导,和郗鉴同时生病,在郗鉴之前去世,成帝特别哀悼,特地派遣大鸿胪监护丧事,赠送丧礼的仪式,仿照汉代的博陆侯霍光,以及晋朝的安平献王司马孚,赐予谥号“文献”。王导去世时六十四岁,当时被称为中兴第一名臣。各位看官阅读过前文,应当知道王导一生的事迹,究竟是优是劣,请看官自己下判断,小子就不再详细叙述了。意思在言语之中。并且随着郗鉴顺便叙述,表明王导不如郗鉴,有优点不掩盖缺点的意思。

成帝征召庾亮担任丞相,庾亮又上表坚决推辞,于是晋升丹阳尹何充为护军将军,庾亮的弟弟会稽内史庾冰为中书监,兼任扬州刺史,何充一同参与记录尚书事。庾冰处理政务,日夜不停,礼待朝中贤臣,提拔后进之人,朝野一致归心,号称贤相。胜过他的兄长。只有庾亮还想要北伐,又想再次上表坚决请求,恰好接到邾城失守的警报消息,才不敢再提北伐两个字。邾城孤悬在长江以北,内部没有依靠,外部连接众多夷族,真是非常孤危。从前陶侃在世的时候,镇守武昌,属官多次劝陶侃分兵戍守邾城,陶侃就召集将领,渡过江指着那里说:“这座城是江北的要冲,差不多是虎口中的食物,我们国家现在的势力,只能保守江南,依靠长江作为壕沟,阻挡敌军,若出去守卫这座城,必定会引得敌寇入侵,不仅没有益处,反而还有损失。我听说孙吴抵御魏国,曾经用三万兵守卫这座城,现在我们的兵力不过几万人,怎能分兵照顾?不如放弃成为空地,免得夷人产生想法,我们正好安稳地守卫江南,尚且不失为中策。”将领们因为陶侃说得有道理,当然无话可说,跟随陶侃渡江回镇。陶侃去世后,由庾亮接任,庾亮把邾城视为要地,认为可以借此进兵,于是派毛宝、樊峻,前往守卫邾城,见本回上文。果然被石虎得知,立即派遣大都督夔安,带领石鉴、石闵、李农、张貉、李菟等五位将领,分别率领五万人,进攻邾城。毛宝急忙向庾亮求救,庾亮反而像没事一样,不着急去救援,最终导致邾城沦陷。毛宝和樊峻突围逃走,被赵兵追击,都投江淹死。夔安又转而攻陷淝南,接连攻克江夏、义阳等郡,进兵围攻石城。还好竟陵太守李阳,发兵袭击,打败赵兵,斩首五千多级,才将赵兵击退。庾亮始终不敢渡江,只是上表谢罪,自愿贬降三等,暂代安西将军。有志于北伐的人,难道是这样吗?有诏令不议论此事,只有庾怿担任辅国将军,兼任豫州刺史,监督宣城、庐江、历阳、安丰四郡军事,镇守芜湖。庾亮自从邾城沦陷,忧虑感慨生病,不久就去世,享年五十二岁,追赠太尉,谥号“文康”,晋升护军将军何充为中书令,命令南郡太守庾翼担任安西将军,兼任荆州刺史,都督江、荆、司、雍、梁、益六州诸军事,代替庾亮镇守武昌。

庾翼年纪刚到壮年,就担任重任,当时的人担心他不能胜任,他却竭尽心力,勤劳谦虚不懈怠,军政严明,谋略深远,从此公私充实,舆论安定。只是庾翼志向大、言论大,喜欢谈论兵事,既想灭掉赵国,又想平定蜀地,仍然不改他哥哥的习气。因而与燕国、凉州通使,打算和好,依靠他们作为外援。那赵主石虎,却也雄心勃勃想要施展,送信给西蜀,意在吞并江南,愿意与蜀主平分。蜀原本称为成,这时已经改号为汉,就是主子李期,也已经被弑杀,被大将军李寿篡夺了。李期的事见四十四回。李期在位后,骄横暴虐日益严重,滥杀无辜,没收财物妇女,充入后宫,朝廷内外动荡不安,人们都侧目而视。镇南大将军李霸,镇北大将军李保,都是李雄的儿子,相继暴亡,朝臣都说被李期毒死。李期的侄子尚书仆射李戴,向来有才华名声,李期又诬陷他谋反,逼迫他自尽。大将军汉王李寿,原本被李期忌恨,幸而没有死,在外镇守涪城。也见前文。每当入朝,总是假造边境的文书,借口紧急情况。恰好有巴西处士龚壮,拜见李寿,为李寿出谋划策,劝他袭击成都。各位看官知道是什么原因?原来龚壮的父亲和叔父,之前被李特所杀,龚壮早想报仇,苦于没有机会,多年来悲痛不已,服丧期满也没有除去丧服,远近都称他为孝子。李寿也听说龚壮的名声,以礼征召他但他不来,等到李寿和李期有嫌隙,被龚壮知道。于是打算借李寿来泄恨,秘密加以游说。李寿竟然相信龚壮的话,于是与属吏罗恒、解思明谋划攻打成都。李期也防备李寿叛变,多次派遣中常侍许涪窥探李寿,侦察动静。又毒死李寿的养弟安北将军李攸。一面与建宁王李越,以及尚书令景骞、尚书田褒、姚华等人,共同商议袭击李寿,将要发兵,不料李寿已经先行动,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一万人,从涪城直接奔赴成都,让部将李奕作为先锋,长驱直入。李寿的儿子李势担任翊军校尉,留在成都,正是一个好内应。马上打开城门迎接,李奕先进城,李寿接着进城,就围住宫门,击鼓喧哗不停。李期来不及防备,着急得没办法,只得派人出去慰问李寿的军队。李寿上奏说建宁王李越,与景骞、田褒、姚华,以及李遐、李西,全都心怀奸诈扰乱朝政,应当处以死刑。李期还没有回复,已经由李寿指挥士兵,收捕李越等人,抓到就诛杀。士兵趁机四处抢掠,几天后才平定。李寿就假称奉任太后的命令,废李期为邛都县公,幽禁在别的房间,追谥戾太子李班为哀皇帝。于是大会将领属官,仔细商量后事。

罗恒、解思明、李奕,劝李寿自称镇西将军、益州牧、成都王,向晋朝称臣,拘捕邛都公,送往建康。只有李寿的妹夫任调,与侍中李艳、司马蔡兴等人,请求李寿称帝,不应当向江东屈膝。李寿就命令占卜的人占卜吉凶,占卜的人看到卦象,说可以做几年天子。任调跳起来说:“一天做皇帝,已经足够威风。何况多达几年呢。”怪不得古今的盗贼,都想自己做皇帝。解思明反驳说:“做几年天子,怎么比得上做百世诸侯?”李寿微笑着说:“早上听到道理,晚上死也可以。任卿的话原本是上策啊。”所期望的就在这里。于是李寿僭越称帝,改国号为汉,纪元为汉兴,追尊父亲李骧为献皇帝,母亲昝氏为皇太后,立妻子阎氏为皇后,世子李势为皇太子,任命旧吏董皎为相国,罗恒为尚书令,解思明为广汉太守,任调为征北将军,兼任梁州刺史,李奕为西夷校尉,侄子李权为宁州刺史,所有公卿守令,一律更换,旧臣近亲,全部排斥,特地用安车乘马,征召龚壮为太师,龚壮独不接受,于是听任他戴着白色头巾穿着素服,像对待宾客老师一样对待他。平庸中的佼佼者。邛都公李期,被幽禁二十多天,感慨地叹息说:“天下的君主降为小县公,生不如死。”说着,就解下腰带自缢,年仅二十五岁,在位三年,李寿谥他为幽公。李期的妻子儿女被流放到边远地区。

抗战:从建立特种部队开始  远行星  叶麟白蛇  战锤40k霜刃之间  (历史同人)穿越之汉武娇主  一尸两命?阴鸷大佬把她坟挖了!  [火影]章鱼小丸子  英雄无敌:登神阶梯  愿你,安好就好  侯门欢  千年恋,轮回冢  (火影同人)在忍界给柱间当狗头军师的日常  穿成侯门主母,摄政王非要娶我  我的世界1时空龙传说  恶女当家  (综英美同人)从007开始做西装暴徒  [综武侠]狗一刀  (柯南同人)车卡套用名柯五人组后  盛婚萌宠:首席BOSS,花样吻  倾城叹:下堂要自强/弃妇要自强  

热门小说推荐
贵女长嬴

贵女长嬴

胡虏虎视耽耽欲饮马中原非穿越非重生,本土女主哟皇帝醉生梦死酣拥佳丽三千权臣各怀心思谋一场富贵连绵诸上已经大致勾勒出一幅民不聊生催人泪下山雨欲来的画卷然而作者仍旧不改初心要继续写一个如果您喜欢贵女长嬴,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女帝直播攻略

女帝直播攻略

女帝直播攻略简介emspemsp关于女帝直播攻略姜芃姬获得一个号称宫斗直播系统的东西。系统你的目标就是成为皇帝的女人!(后妃)姜芃姬好的系统,没问题系统!多年之后,姜芃姬终于达成目标,她成为皇帝的女人(女帝)。姜芃姬...

庶女嫡宫

庶女嫡宫

寄人篱下的日子在他的手心中,开出了一朵花,灼灼其华,我是你的眉间心上。长街上华灯初上,人群熙熙攘攘,青石板上凹凸不平的水洼里,雨珠落下溅起水花,春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林府门口白灯摇晃,命运的齿轮转动着。谢你衣襟带花,敛我半世风霜。林玉安嘴角带笑,凤冠霞帔,一步步走向他如果您喜欢庶女嫡宫,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不死武祖

不死武祖

不死武祖简介emspemsp这是一个从微末中崛起,屠神灭仙的不死少年传奇。emspemsp精彩收藏woo18vipWoo18Vip...

重生嫡女覆手荣华

重生嫡女覆手荣华

重生嫡女覆手荣华简介emspemsp关于重生嫡女覆手荣华莫欢至死才得知,她所谓的亲人都是假的,她的人生都被换给了另外一个人。剜目之痛远不及真相之痛。重来一世,她决计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让害她的人双倍体验给她的痛苦。只是,莫欢一不小心被个疯批捉住了小尾巴,还将自己做的事丢锅给她,甚至让她一次次给他擦屁股。穆洐你若不给我善后,我被抓包便供出主谋是你。莫欢???穆洐我手里有很多你的把柄,你要不要考虑一下贿赂我?...

撩妻100式:霍少的专属妖精

撩妻100式:霍少的专属妖精

撩妻100式霍少的专属妖精简介emspemsp关于撩妻100式霍少的专属妖精她是一个失去记忆的女人,为了生存,委身在他西装裤下。世人都知道,权霸一方的霍少专宠她一人,却不肯娶她。待记忆回来,她猛然惊醒。不顾一切的逃离他。逃?白纸黑字画押的结婚证,你能逃哪儿去?男人将她壁咚在墙上,咬牙切齿。离婚吧!除非我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